2025年2月28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近30名师生赴珠海横琴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此次展览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之作,旨在通过丰富的古蜀文明文物展示和对华夏历史进程的学术解读,呈现一堂生动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课。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感受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激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展览以“古蜀之源”“古蜀华章”“古蜀遗韵”“天府之国”四大板块为脉络,通过163件(组)文物系统展现古蜀文明的辉煌成就。师生们在青铜神树、金面罩人头像等36件“再醒惊天下”的一级文物前驻足,结合讲解员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解读,深刻理解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历史意义。三星堆打破了“中原中心论”,让参展师生直观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多样性,这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展厅前的影壁上,一件戴金面具的青铜人像首先映入眼帘。它五官奇特,嘴唇宽大,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微笑。它是古蜀文明中最有特点的器物之一。在青铜人像身后是一个中华文明对照表,清晰可见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处于古蜀文明发展序列的鼎盛时期,是古蜀文明最重要的代表,与中原文明并驾齐驱,交互融合。

师生于戴金面具青铜人面像前驻足
展览共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古蜀文明的鼎盛时期,以三星堆遗址为主,展现古代蜀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后一部分是古蜀文明的延续和晚期,即秦并巴蜀之前的时期,以金沙遗址为主。这一时期的文物既有工艺精湛的金面具、青铜立人像,还出现了太阳神鸟金箔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文化融合的痕迹,揭示了这一时期古蜀文明与周边文化的互动与影响。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深有感触。朱同学说:“青铜面具上神秘的微笑,让我联想到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的生命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守护好文化根脉!” 张同学感慨道:“通过对比展出的玉琮、玉璋,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原与古蜀的文化交融,这正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生动注解。”刘同学表示:“展览带我们穿越千年,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先民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三星堆特展为外国语学院师生搭建了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文物凝视文明之源,通过实践厚植家国情怀。这场献礼澳门回归25周年红色之旅党团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启迪,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激发大家对古代文明探索的兴趣,引导青年在传承中华文明中肩负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师生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前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