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鹏城焕新。2025年9月5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外国语学院邱江平书记、戴永红院长、胡亦杰副院长、贾陆依副院长、金娜娜副院长、张丹阳副院长,英语系陆烁系主任、日语系连兴槟系主任、西语系赵燕系主任、2025级新生班主任,学院办公室、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和学院学工办的老师以及全体2025级新生出席了典礼,典礼由外国语学院李慧敏副书记主持。
典礼开始,李慧敏代表全院师生向来自五湖四海、怀揣梦想与希望的2025级新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

戴永红院长为典礼致辞,并以《语通中外,言达世界——时代浪潮中重塑外语人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为全体新生讲授了意义深远的思政第一课。戴永红院长指出,当前我们正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语学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与转型机遇。同时强调,外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传播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现在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已成为外语学科的新前沿,深大外院将致力于培养“外语+区域国别”复合型人才,助力国家战略与湾区发展。

戴永红向新生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引领大家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格局的外语人。他强调,首先要“精进语言之本,筑牢沟通之桥”——外语不仅是工具,更是理解另一种文化的钥匙;唯有扎实掌握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打破沟通壁垒,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使者。其次,他鼓励大家“拥抱学科交叉,拓展认知疆域”,不能局限于“外语只是一门工具”的传统观念,而要主动融入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政治、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构建“外语+”的复合知识结构,提升全球胜任力。最后,他特别指出要“深植家国情怀,勇担传播之责”——学习外语的根本,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表达中国;同学们应坚定文化自信,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戴永红鼓励同学们既要成为“翻译世界”的使者,更要成为“讲述中国”的先锋,用语言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用知识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最后戴院长以诗意的语言勉励新生:“以语言文化为风帆,以区域国别为舱石,以创新思维为引擎,以人文情怀为灯塔”,在深大外院这片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随后,贾陆依副院长详细介绍了2025级招生情况、特色班级、微专业及特色项目。2025年我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有所提升,共录取本科生276人,其中英语专业135人、英语(师范)专业62人、日语(国别与区域)专业20人、法语(法英国别与区域)专业20人、德语(德英国别与区域)专业19人、西班牙语(国别与区域)专业20人。新生报到率高,内地本科生报到率达99.61%。

张丹阳副院长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概况。她指出外国语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国际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接着,英语、日语及西语三位系主任分别依次介绍了各系建系历史、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就业情况,并介绍了各系新生班主任。
英语系陆烁系主任在系班子成员、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特色、班主任配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指出英语专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拥有多元多样的特色班、微专业课程和交换学习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陆主任还以21级两位优秀学长学姐为例,勉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断追求卓越。

日语系连兴槟系主任从优质师资力量、留学项目与双学位双校园项目、多元发展平台等方面介绍了日语系情况。

西语赵燕系系主任介绍了西语系班子成员、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特色、班主任配备等方面情况。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邱思怡老师介绍了学院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她分享了学院“AI+”外语课程与数字化教学的前沿成果,展现实验教学资源的强大支撑。

新征程已开启,新梦想正启航。愿2025级外院学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语言与文化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的中外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