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科研活动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主页 >科研工作 >科研活动 >

科研活动

第二十七届中国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
发表于:2020-12-25 14:36    作者:admin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
“第二十七届中国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
暨第三届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高层论坛”

“第二十七届中国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高层论坛”于2019年12月7日至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外语学院333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暨英汉语篇对比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12位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篇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主题发言,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12月7日上午8点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杨延宁教授在闵行校区外语学院333报告厅主持了本次论坛的开幕式,杨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老师和学生的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然后简要地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和议题,他指出本次论坛在秉承一直以来的办会宗旨的基础上,聚焦汉语句式的功能解释,并期待通过这次主题讲座了解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提问作答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展望未来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发展前景。

开幕式之后,专家们分别就自己的议题进行了主题讲座。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首先从“功能-认知”的角度,特别是从语言信息结构思想与构式语法思想相结合的角度,对“施—受—动”里“受”部分的“受限” 与“破限”做出了解释,做了题为《“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功能-认知”探究》的报告。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报告的主题为《汉语情态网络及其语气词系统》,其对现代汉语语法学界最近的热门议题“情态”和语气词的关系做出了初步探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在题为《“句子”概念意义的当代阐释》的主题报告中,梳理了中西不同的“句子”观,在语篇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互文性理论的视域下阐释了“句子”概念的当代意义。每位专家报告之后,都有相应的提问作答环节,专家学者们就报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2月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做了题为《现代汉语独词条件复句的功能》的主题报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主从分句均为独词句的条件复合句。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在《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主题报告中,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了”字的用法进行了探究,系统地揭示了其语义和句法功能。华中师范大学王勇教授的《领主属宾句的功能分析》主题报告先总结了历来对领主属宾句的研究话题,后对其进行了作格分析,并阐述了其与存在句之间的联系。上海交通大学杨炳钧教授借助汉语语料库BCC中的实际语言事实,利用SPSS软件预测分析中的“自然对数”,得出了“高大上”这一词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词汇演变的机制和原因,做了题为《汉语词汇演变的语法隐喻视角:从“高大上”说起》的主题报告。专家们的报告引发了众多思考,专家和学者们纷纷抛出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12月8日上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在《文化与功能对汉语语序的制约作用探索》主题报告中,重点探讨了中国的文化特点及语言的功能是如何制约汉语句子及语篇的语序的问题,涉及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汉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特点对汉语语序的制约作用和语言的功能。上海交通大学王品博士着眼于汉语人际语法中的疑问语气,研究人际意义的建立与其在词汇语法上的实现,做了题为《汉语中的人际语法:基于语气的个案研究》的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在《汉英被动构式演变的异与同》主题报告中,借助古汉语和古英语语料,重新审视了被动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揭示了汉英构式演变中的异同点。马爱德教授在《以动词性标记来界定句式:对现代汉语小句结构的多功能衔接分析》主题报告中,首先将所有动词性成分的基本结构视为“逻辑性”结构,然后使用系统功能理论里的不同“元功能”定义了各种语法结构。深圳大学彭宣维教授在《论“得”后成分的功能角色》主题报告中,先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内容,之后分析了“得”后成分的两种及物性角色,并指出了一些相对复杂的情况。专家学者们在提问环节,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设性的意见。

至此,论坛接近尾声,彭宣维教授进行了闭幕致辞,并向会议的志愿者和广大的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感谢。与会的师生纷纷表示这次论坛为功能语言学和汉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专家们的主题讲座和提问作答加深了大家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启发了学术思考,受益良多。

外国语学院
2019年12月19日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