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实体会议联动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全球大变局语境下的翻译研究高层论坛”。论坛邀请十一位翻译学界的顶尖学者和青年才俊作专题报告。会议直播实时观看累计近七千人次。
上午九时整,翻译论坛在深大文科楼1200会议室和腾讯直播平台同时开幕。开幕式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蔡新乐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晓红教授致欢迎辞。张院长表示,深圳大学与深圳经济特区血脉相连、同生共荣,深大建校三十七年来一直在改革浪潮中奋力前行,在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征程中跑出“深大速度”,塑造了“深大模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翻译研究同样走过不凡的发展道路,翻译作为沟通世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谭载喜教授、李小均教授、张吉良教授等论坛主持人出席会议。
图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1200会议室线下参会人员
图 / 论坛开幕式嘉宾和主持人云端合影
论坛演讲环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揭开序幕。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引发全球大变局的情形,王教授探讨了跨语、跨文化的翻译应当如何应变和拓展的问题。他从数字时代和远程翻译两个角度切入,先对翻译行业前景进行展望,再通过详细有趣的汉英翻译实例,讨论了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所在。王教授认为,面对全球变局,翻译作为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必经渠道,仍将在机器翻译的背景之下大有作为。他对当下这种翻译和翻译研究形势的判断客观、准确,就翻译研究和翻译人才培养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见解深具指导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冯庆华教授聚焦智能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的研究方法。冯教授详解多个英语语料库的发展状况和使用方法,运用大量例证,逐一阐述如何利用语料库这一工具来辅助研究的问题。此外,对于如何自建语料库,如何通过统计软件挖掘汉语与英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冯教授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讨论。
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从“文化转向”带来的研究动向谈起,指出当下翻译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意识薄弱,问题意识缺乏等现象。他认为,研究者应该探寻超越“文化转向”的方法,把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把研究上的思想性与学术性融合起来,不仅在研究视角上转向译入语文化,而且在问题发掘上,进入译入语文化的内部,发掘具有思想深度的问题,实现从研究方法到学术和思想深层追求的转变。查教授的演讲对从事翻译研究的学友和学子们很有启发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和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共同聚焦文学翻译。黄教授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比中英翻译案例,为听众具体阐释如何运用译语的文学性手段重建原作的文学性。王教授从原文的诗学功能着手,强调这一语言艺术的主导性、决定性、重要性,并通过实际翻译的应用诠释了诗学翻译的方法和意义。黄教授的文学性和王教授的诗学美相互辉映,洞察文学翻译的深邃内涵,为文学翻译研究贡献哲学之思,也为文学翻译实践点明思路。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关注中国翻译实践与研究独特性的建构,他认为,在新时代语境下,学界需细致研讨“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和思想的涵义,加强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工作,拓展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积极探索现代技术背景下的翻译实践与中译外的人才培养。如此,才可不断扩大中国译学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对口译活动进行深入且颇具新意的探讨。她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为分析工具,历时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口译伦理观的演变。她分三个阶段对比探讨中国大陆口译员对伦理规范的认知和应用情况,揭示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与口译职业化进程间的互动关系。
四川大学段峰教授在演讲中以张爱玲的《金锁记》为个案,分析研讨文学自译事件中的历史、社会和译者动机。他指出,张爱玲通过对《金锁记》中英文间的自译和改写,在更大的空间传达了作品所蕴含的身份、创伤和困境意识,将《金锁记》这样一部具有特定意义、关注个人的家族叙事扩展成为一部具有普遍意义,关怀人类命运的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从翻译技术的概念出发,分别梳理技术的人化和人的技术化两种特征。通过对比传统和现代翻译技术模式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张教授剖析了不同关系模式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和人类行动。他教授的演讲为构建一种人机互相依存、共轭共生的关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对翻译活动中最为活跃却最易被公众遗忘的翻译家群体进行关怀,强调重新认识翻译家在场的价值。刘教授以法国翻译家、汉学家杜特莱为例,考察其对中国文学的翻译实践与经验。通过探讨杜特莱所具备的译者独特性,她阐述了其例对中国文学外译的普遍意义,并借此探查翻译家研究的可能路径。
十位学者演讲结束后,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先生为论坛作精彩的压轴发言。许教授首先十分肯定深大外国语学院近几年的发展,接着对新时期翻译研究与外语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他结合自身数十年的研究与教学经验,为翻译学科建设中的课程设置、翻译人才培育、中外学界对话、青年学者培养、翻译影响力辐射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许教授的发言高屋建瓴,为学科建设做顶层设计、谋发展思路、指前进方向,他指出,翻译学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共同致力于提升翻译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谭载喜、李小均、张吉良、蔡新乐四位教授分别主持了四个时间段主旨报告。他们言语风趣、点评到位,与演讲嘉宾形成了有趣的云端学术互动和共鸣。嘉宾专题演讲结束后,论坛随即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张晓红院长主持。蔡新乐教授作了学术点评及总结发言。蔡教授对嘉宾的专题发言进行逐一概括与点评,高度凝炼地总结十一位嘉宾主旨发言的要点和精华,并作了精彩深刻的学术反思。同时,他激情澎湃地表达了自己作为听众收获的鼓舞和启示。
张晓红院长作了简短而深情的闭幕式致辞。她说:过去四十年,深圳从湾畔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中一朵强劲的“后浪”,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后浪”的深圳大学建校三十七年来也从未停止过奔涌。我们相信,外国语学院这朵小小浪花也必将在“双区”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美丽绽放!
图 / 论坛闭幕式嘉宾和主持人云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