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莅临指导。刘成富教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专题讲座:《走近非洲法语文学》。此次讲座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法语学科带头人翁冰莹教授主持。刘成富教授在非洲法语文学研究方面底蕴深厚,在场听众都对这场讲座翘首以待。在本次讲座中,刘教授首先从法国文学研究入手,继而着重讲述了非洲法语文学,最后指出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与非洲文明文化美美与共的观念,提倡外语人才须具备人文精神。
刘成富教授,南京大学文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非洲大湖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4部、编著22部,发表论文201篇。代表性专著为《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代表性译著为《消费社会》《科技智人》《金犀牛-中世纪非洲史》《20世纪哲学与哲学家》。
讲座伊始,刘成富教授以自身经历与见闻引入,带我们领略法国文学研究。他提及1990年代在法国留学研究时,曾关注犹太人的历史以及法国的集中营文学。刘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法国作家维尔高的小说《海的沉默》,以此为例指出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现象、集体记忆,是法国二战时期战争文学的特色之一。刘教授回国后就着手研究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他在研究中发现:现代派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已经不同于巴尔扎克和雨果,他们的作品中存在主要人物,而现代派作品中则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作品中并没有典型人物,次要人物是来烘托主人公的。刘教授亦谈到,现代派文学中,尤其是小说戏剧,已经不是线性的叙事了,而是把过去、现在、将来交织在一起。对此,他曾写过一本专著,主要涉及16位作家、评论家,指出实际上现代文学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法,还需要挖掘其深层主旨,里面的深意并不流于表面。1950年代,法国文坛流行晦涩难懂的文章、作品,到了1990年代以后,法国文学则开始往新现实主义方向转变。
接着,刘教授指出,当下法国文学的概念在逐渐向“法语文学”转变,其中“非洲法语文学”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非洲法语文学历史仅百年,严格意义上是从1921年开始的:勒内·马朗的小说《巴图阿拉》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这是真正由黑人创作的小说,其获奖是一项破天荒的创举。勒内·马朗具有非裔法国人的双重身份,故而《巴图阿拉》发表后引发了激烈论战。
二战后,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由于语言文化相融相通,法兰西文化圈成为了法兰西共同体。非洲法语文学是与殖民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常见的主题有种族主义、文化社会认同、后殖民主义,黑人传统文化等。历史上,黑人性运动得到发展,支持黑人同白人一样优秀的观点。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宣称种族优越论,所谓的白人的人文精神对此也有所体现,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也难以避免种族色彩。刘教授讲解时指出艾梅•塞泽尔能入法国先贤祠,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黑人性,讲述了让黑人自豪的故事。比如,塞泽尔改写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颠覆西方种族主义、白人种族主义、法兰西种族主义,这就是黑人性精神的充分体现。同时,塞泽尔写的另一部作品,长篇诗集《返乡笔记》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为马提尼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石。作品中有提及黑人贩卖的历史,矛头不仅指向殖民政策,也有对同胞的反思。尤其在二战后,许多民族国家独立,非洲随之也出现很多问题,如海地19世纪初独立后又出现了独裁政治,国王克里斯多夫在海地成立了一个国家,自封为国王。他为了提升民族信心,建造大型城堡,欲图效法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引得统治危机。
继马朗与塞泽尔之后,刘教授介绍了另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作家——法农。他与弗洛里德同处一个时代,他们的研究差别在于弗洛里德的精神分析法看到了人,而法农看到了社会。在法农看来,生命不是人而是社会体制,是社会体制信奉的价值引领。法国人征服非洲时,第一个侵占的就是阿尔及利亚,直至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宣告独立,这才得以暂时告别被殖民历史,加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独立浪潮,100多万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民众要求迁居法国,给法国住房、社会等带来了问题。法农就研究了当时的社会心理、社会体制的价值引领。由此,刘教授提出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来做文学研究,不一定要局限于文学文本内,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那个时代、历史、社会。
在非洲之外,刘教授以《亲爱的海地》这部作品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加勒比海地区相关的法语文学。该故事发生在19世纪时未机械化的加勒比海地区种植园,记录了三角贸易的历史。从泛非洲的角度出发,加勒比海地区与非洲是一家,但加勒比海人来自很多地方,文化也是多样的。就像飓风,各处来的文化搅动在一起,因此加勒比海的文化很有特色,有极强的包容性,需求同存异。
谈及世界主义,刘教授则以阿尔及利亚作家卡泰布•亚辛的小说《娜吉玛》为例。历史上的阿尔及利亚至少有4次大的外族入侵。在作品中,女主人公娜吉玛身边有4个追求者,她的母亲也曾经被4个追求者争抢,亚辛将这4个入侵民族隐喻为4个男人。由此,在非洲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许多历史性的、民族性的内容。
最后,刘教授还提及了著名作家桑戈尔。桑戈尔在法留学时受19世纪诗人波德莱尔的影响。波德莱尔将黑人女人比作黑钻石,颠覆了人们的价值理念,在象征派诗人的作品中,大众认为的善与恶有时也是被颠覆的。在桑戈尔作品中,亦颠覆性地呈现了许多非洲的“美好事物”。这又是非洲文学在时代中前进的体现,价值偏见一步步地在作品中得以瓦解。
讲座的尾声,刘成富教授通过具体案例指出,在进行与非洲相关的研究工作时,要强调对非裔文化身份的尊重,如果持有种族主义的认知糟粕,就很难做好研究,要把非洲民众当成兄弟姐妹,才能美美与共。尊重非洲文化与历史,达成民心相通,这与“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大潮流的时代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刘成富教授用声情并茂的殷殷嘱托拉下了讲座的帷幕。随后,翁冰莹教授总结指出,刘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多彩、内涵隽永深刻、充满人文关怀的非洲文学文化讲座,也为中非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而后,外国语学院师生们纷纷结合自身的学习心得、感悟提出了具体问题,刘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讲座在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