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我院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院教师积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践行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推动学院的学术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1月-6月我院先后举办25场学术讲座,2场专题会议。讲座嘉宾包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成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陈靓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全球前2%学者邹迪博士和谢浩然博士等众多专家学者。专题会议包括“全球史视野下中国比较文学学术话语创新专题研讨会”“第二届印度洋学会年会”(该会议成功举办获得外交部亚洲司的褒奖)。
2024年1月-6月我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西班牙语 |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 |
黄乐平 |
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2024年度中宣部外文局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项目 |
区域国别研究 |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趋势研判与对中国影响研究 |
戴永红 |
202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重大专项 |
区域国别研究 |
区域国别视角下的四川形象国际传播研究 |
戴永红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对外委托课题 |
区域国别研究 |
金砖国家扩员后对华认知塑造策略研究 |
戴永红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 |
语言学 |
面向人工智能的词汇语义计算网络路径 |
金娜娜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 |
文学 |
20世纪西班牙打工小说与岭南打工小说对比研究 |
陈超慧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
文学 |
北美华人儿童文学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
陈师琴 |
获得市级科研项目1项: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托课题 |
区域国别研究 |
《国际传播赋能深圳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路径优化》研究 |
戴永红 |
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1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优秀 |
多元视野下的欧美后现代童话诗学研究 |
张晓红 |
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1项: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优秀成果二等奖 |
略 |
戴永红、张晓红、付乐、罗文清、王俭平、秦永红 |
2024年1月-6月,我院教师出版教材1部:
2024年5月 |
《国家义务教育教材 小学英语》(3-6年级) |
人民教育出版社、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张晓红(主编) |
2024年1月-6月,我院教师1篇论文获得《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24年2月 |
试论20世纪以降法国文学中的记忆诗学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翁冰莹 |
该文获得《新华文摘》2024年第4期全文转载。 |
2024年1月-6月,我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发表CSSCI论文8篇,A&HCI论文 8 篇,SSCI论文12 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2024年1月 |
罗进德:译道“四栖”翻译家 |
《上海翻译》 |
黄忠廉、王小曼 |
罗进德精通汉、英、俄三语,一生从译、从教,为译界办刊,出版译学图书,推进国家翻译实践,对翻译既至诚与至真,观察、思考与研究翻译也能至理,推动国内外译事发展更能至善;“四至”之中,既含他丰富的翻译人生,也显其所达的高度,是译(学)界难得的“四栖”翻译家。 |
2024年1月 |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口语技能级别对接研究 |
《外语教学》 |
彭川、刘建达(外) |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在口语能力上的级别对应关系。390条CEFR口语描述语与104条CSE描述语通过共同锚题非等组设计组成15份问卷,共约23,643名学生和2,720名教师参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包括Rasch分析、固定锚题等值及统计比较。研究发现,就口语技能而言,CSE一级主要对应CEFR A1级别以下,二级对应A1,三级对应A2,四级和五级均对应B1,六级对应B2,七级对应B2和C1,八级对应C1和C2,九级对应C2。 |
2024年3月 |
印度智库视角下的“印太”:概念构建、理念争鸣与秩序架构 |
《南亚研究》 |
戴永红、解斐斐 |
近年来,印度智库加大对“印太”的研究力度,其分析主要包括“印太”概念的形成、“印太”理念的差异、“印太”秩序的规划三个基本维度。在概念构建方面,“印太”概念主要通过话语构建、角色构建和功能构建而逐步成形。在理念争鸣方面,印度智库对“印太”理念有着更为多元的理解,并形成了“印太”海洋合作派、“印太”战略竞争派和“印太”怀疑派三大派别。在秩序架构方面,印度智库构想了未来“印太”秩序的四种模式:中等强国联盟、“印太”海洋合作框架、“印太”四边机制和“印太海洋倡议”。印度智库由此形成了有别于美国“印太”战略、高度聚焦印度洋、充分制衡中国、颇具“战略自主”的“印太观”。考虑到印度智库与政府之间的密切联系,印度智库倡导的多元“印太”理念以及智库在政府有关“印太”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值得中方高度关注。 |
2024年3月 |
正式性和权势关系在系统功能模型中的理论归位 |
《中国外语》 |
黄劲怡、彭宣维 |
在社交互动中,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可以反映人际权势,即等级高低、亲疏远近和庄重性强弱。相关见解散见于功能主义语言学各分支流派中,包括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等,但先前研究的归纳和整合程度不够,没有将相关范畴系统化和理论化。本文基于“语境-元功能联结假说”,全面考察系统功能语言学内外部的既有认识。研究表明,语境变量、人际权势和措辞的正式性之间存在多对一的体现关系,措辞正式性和人际权势会分别范畴化为“语体”词汇语法系统和“权势”语义系统。本研究为“权势↘语体”模型及其体现关系提供背景支持,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
2024年3月 |
中国译论中如果“中国”在场,儒家已在 |
《上海翻译》 |
蔡新乐、胡其维 |
有了周公确立、孔子继之的“中国”,才有中华文化,并得以发展;中国译论,只能自孔子开篇。但是,有关译史一般都是从佛经翻译的译论写起,多论译技,不及中国思想渊源;近年来,又因崇尚后现代,而直接对“中国”加以解构。本文在对上述问题加以辨析之后,试图以《史记》有关“重译”的记载来见证“中国之‘中’”的儒家意涵的理想意义。 |
2024年3月 |
“反转”叙述的框架机制及其符号美学特征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李莉 |
“反转”是一种常见的叙述文本结构,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人物和情节这两个故事内容层面的因素进行分类讨论,而没有触及“反转”在叙述话语层面的深层发生机制,从而容易造成反转与转折、转变、悬疑等因素相混淆。叙述框架的隐现是潜藏在人物和情节之下的更为本质的反转触发机制,框架的推入和推出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叙述层次,而反转则是在框架的推入时进行了隐藏或改写,以此造成受述者(观众或读者)与叙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当被隐藏或改写的框架暴露时,受述者得以破框而出,对故事情节的相关要素产生了真实和虚构之间互相转变的对立性认知。暴露后的框架成为叙述文本内的嵌套层,与被嵌层形成反向的镜像关系,这使得“反转”叙述具有强烈的悖论式符号美学效果。 |
2024年4月 |
“创伤性”文化记忆与“疗愈式”文学想象 |
《学习与探索》 |
张晓红 |
本文以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和德国作家施林克的《生死朗读》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运作机制下关于纳粹大屠杀历史的文学想象性呈现。创伤理论建基于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学,重点观照集体无意识下的历史访问模式或强迫症式个体记忆机制,可为我们理解历史与现实、记忆与遗忘、沉默与发声、创伤与创造等多重纠葛关系提供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洞见。两部作品书写个体在历史灾难中遭受的身体和精神创伤,揭示了大屠杀浩劫中犹太民族和德国民族经受的创伤效应。关于纳粹大屠杀的创伤书写既是个体表达,又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建构。两部作品从不同视角和维度检视和反思后大屠杀时代美德社会心理与文化思潮,尤其是美国犹太人的身份焦虑、美国社会进步式和悲剧式叙事、德国人的集体耻辱,以及欧美文化对传统宗教和道德哲学的普遍怀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面对宗教、政治、文化仇恨和冲突造成的种种个体和集体创伤,不同文化群体之间进行谈判、对话、磋商和合作,这可能是最审慎、最可取、最富建设性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参与。 |
2024年4月 |
历史记忆与文学叙事之间-论莫迪亚诺《多拉·布吕代》的记忆文化构建 |
《外国文学研究》 |
翁冰莹 |
《多拉·布吕代》是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历十年之功而写就的代表力作。莫迪亚诺以记忆的艺术手法,追述了以“他者”即多拉·布吕代这一平凡弱小的历史人物为代表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占领时期的人生经历,从而深刻揭示了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和一段被模糊化的历史。莫迪亚诺《多拉·布吕代》的记忆文化建构具体呈现在历史碎片的积淀与文学创作的契机、历史文本的整合与文学文本的映射、历史记忆的呈现与文学书写的勾连之中。处在历史记忆与文学叙事的间性结构下,莫迪亚诺形成了以新历史主义式的文学创作为通路的记忆文化建构。
|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我院将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奋发图强、团结奋斗,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