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科研活动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主页 >科研工作 >科研活动 >

科研活动

讲座回顾|“未来”逼视下的城乡观念——来自中国当代科幻的书写
发表于:2024-12-12 19:15    作者: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年11月6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罗小茗应邀至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讲题为《“未来”逼视下的城乡观念——来自中国当代科幻的书写》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江玉

2024年11月6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罗小茗应邀至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讲题为《“未来”逼视下的城乡观念——来自中国当代科幻的书写》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江玉琴教授主持。

罗小茗是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副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日常生活研究、教育研究和科幻文学研究;也是《热风学术(网刊)》(2017-2020)主编。她曾发表多篇高质量文章,包括《城市结构中的“个人悲伤”》,《被切割的城市:当代中国科幻的城市幻想》,《解锁未来: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希望”设定》等;还著有《形式的独奏:上海“上海二期课改”为个案的课程改革研究》(2011),《末日船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分析》(2015),Unlocking the future: The Urban Imagin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2023),《解锁未来: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城市想象》(2023),《现实三重奏: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分析》(2024)等,她的编著包括《反戈一击:亚洲文化研究读本》(2019),《制造“国民”》(2010)等。

讲座开始之际,主讲人罗小茗通过提问在场学生对未来的看法,进而提出“未来”是一种观念,在社会发展中会与城乡观念产生碰撞,接着引用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中城乡观念运动的描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关系,以及在这种框架下中国科幻小说如何反映和塑造了中国的城乡关系和未来观念。最后,主讲人也对城乡关系中的两类“知识青年”进行了剖析,深入挖掘了两类青年在面对去留问题时做出不同判断和选择的原因,也通过讲述气候危机等自然灾害对城市市民生存发展的威胁与挑战,再一次深入探讨了城乡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


核心议题

城乡二元结构与未来: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而变化不定。一般认为,城市是展现未来想象的主要场景,但晚清时期康有为的《大同书》里却强调未来没有城乡之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强调农业和农村的重要性,这时期的科幻小说场景大都是边疆荒野之地,城市是展示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新空间;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重新接轨,三者之间的关系再次调整。城市对乡村似予实夺,渗透和再造了乡村;且二者都丧失了蕴藏神秘、未知的能力,难以找到安放城乡想象关系的社会空间,此时这一二元结构的打破需要借助诸如病毒、算法等外力因素。

城乡关系中的两类“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学到的知识是为了城市而服务的,是围绕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及其未来而展开的。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城乡关系得以形成的重要一环,在社会阶层日趋固化的情况下,面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去留选择时,这一群体会受到更多价值伦理层面的拷问和限制。

城乡融合与未来:在既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文明会逐渐演变为自身桎梏,而乡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因此,城市是未来想象空间的主体这一观念面临困难和挑战,加之地质灾害、气候危机等自然灾害,乡村代表的野蛮、不确定性也浸入到城市之中,城乡关系再一次呈现出他们不可分裂的状态,这一变化为科幻小说重新定位社会发展,畅想未来世界提供了新思路。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主讲人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启发,为师生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最后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