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匈牙利科学院文学研究所(HUN REN BTK)高级研究员奥尔邵尤·拉卡伊博士(Orsolya Rákai)应邀至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讲题为《“未来是澄明的,但终将支离破碎”: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复杂性与叙事视角》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系主任林家钊主持。
奥尔绍尤·拉卡伊(Orsolya Rákai)博士自1999年起就职于匈牙利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HUN REN BTK文学研究所) , 担任高级研究员。2021年起,她同时受聘于塞格德大学媒体研究系副教授职位。其学术著作聚焦文学批评机制的历史与运作机制,代表性专著包括:《网、渔夫与鱼:场域理论、话语分析、系统理论与文学史学若干交叉问题研究》(2001) ;《与黑皇后同行:作家与文学书写论集》(2006) ;《“文学科学家”的视角: 1780-1 830年间匈牙利文学的社会整合与审美体验问题研究》(2008)等。
讲座伊始,拉卡伊博士深入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传统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类被视为自然的主宰,这种观念源于基督教创世说,人类被赋予超越自然的权威,启蒙运动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与掌控。相比之下,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教思想,认为人类并非因统治自然而独特,而是因其在六道轮回中可能达到觉悟而特殊,强调顺应自然、非暴力与非干预,人类与自然万物皆为整体的一部分,需维护平衡。随后,拉卡伊博士引入系统理论视角,强调叙事的关键作用。她认为宫崎骏的动画通过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内涵,更促使观众反思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紧接着,拉卡伊博士阐述了宫崎骏动画作品如何打破传统叙事的二元对立框架,呈现复杂而细腻的人与自然关系。她指出,宫崎骏的作品拒绝简单的好坏划分,不以战胜对手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是展现问题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例如,《风之谷》中看似恐怖的腐海与巨虫并非邪恶的化身,而是地球自我修复的一部分;《哈尔的移动城堡》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的道德立场都在不断变化;《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因过度消费而迷失自我,而千寻凭借未被完全同化的纯真感知到世界的真相;《幽灵公主》则深刻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冲突,既展现了自然的强大力量,也理解了人类工业发展的需求,最终强调双方的相互尊重与融合。最后,拉卡伊博士指出,宫崎骏作品中的叙事复杂性与生态复杂性一样,需要我们对未知和模糊性保持开放的态度,拥抱世界的复杂性、激情和相互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可持续、包容且具有变革性的解决方案。

拉卡伊博士的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宫崎骏动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生态理念,为在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引发了大家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探讨,也为文化研究与生态研究的跨学科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