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下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主编鲁太光,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断裂与新生——新世纪文学研究论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员邓海丽主持。
鲁太光老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主编、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史,倡导理论研究主动介入文艺实践,发挥理论研究的应有作用。出版专著有《新时代优秀文艺理论作品理论初探》、《前所未有的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村历史叙述问题》等。
鲁老师首先介绍了“新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指出这一概念源于1990年代初的“世纪末文学”,2008年后逐渐淡出视野。他认为“新世纪文学”作为文学史概念是成立的,标志着“纯文学”霸权的断裂与文学新生。在探讨“纯文学”时,鲁老师指出其不仅是文学方法的更迭,更是文化领导权的争夺,表现为去政治化、去人民、去现实和去现实主义等特点,反映了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他还批判了主流“纯文学”和边缘“纯文学”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以及其与“消费主义”的同构性,甚至指出部分作品存在世俗化、低俗化倾向。
鲁老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纯文学”的内部裂隙与外部挑战。他指出,“底层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对“纯文学”的封闭性提出了挑战。同时,“新武侠”文学、科幻文学、爱故乡文化以及新工人文艺等新兴文学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纯文学”的霸权地位。鲁老师以许立志、陈年喜、范雨素等新工人文学代表为例,展示了新工人文艺如何以真实、质朴的笔触书写底层生活,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并分享见解,现场气氛热烈。鲁老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进一步深化了对“新世纪文学”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对“纯文学”的断裂与新文学力量的兴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至此,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