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办公室
    • 实验中心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办公室
    • > 实验中心
    •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科研活动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主页 >科研工作 >科研活动 >

科研活动

讲座回顾 | 艾米莉的爱情悲剧根源再探--兼谈文学经典重读如何创新
发表于:2025-09-28 23:12    作者:

2025年6月17日上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平萍教授,在线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艾米莉的爱情悲剧根源再探--兼谈文学经典重读如何创新》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周铭英主持。

石平萍教授是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外国文艺理论研究分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及其世界族裔文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外语导刊》《小说研究》编委等学术职务。石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与文化、文学理论与批评、族裔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生态文学的教学研究,兼及翻译与国际传播。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代表作有专著《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生态思想研究》、《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作家研究》、《母女关系与性别、种族的政治: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研究》(英文)等,译著《小说家与小说》《半轮黄日》等。获得的荣誉和奖励包括中国翻译协会“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文艺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奖、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

讲座伊始,石平萍教授首先回顾了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发表背景及其文学地位。该作品自1930年4月发表以来,已成为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并跻身英语短篇小说经典之列。小说主要讲述了美国南方贵族女子艾米莉爱而不得最后谋杀情人的悲剧故事。石平萍教授指出,关于艾米莉爱情悲剧根源的解读,学界存在争议。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等学者认为该作单调恐怖、缺乏意义;而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与沃伦(Robert Penn Warren)则认为艾米莉具有骄傲、孤独、独立的个性,堪称典型悲剧英雄。

接着,石平萍教授介绍了《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及其学术研究史。该小说的中译本最早见于台湾学者何欣所译《福克纳短篇小说集》。1979年,大陆学者杨岂深的译本首次发表于《外国文艺》期刊,引发了学界对该小说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热潮。二十世纪三十年至六十年代,研究主要聚焦于心理学与文体学视角,探讨小说的叙述人称、人物心理及悲剧命运。七十年代至世纪末,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涵盖叙事学、社会学、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等理论。进入新世纪后,跨学科研究方法与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不断涌现。

随后,石平萍教授以国内学者的六篇学术论文为依据,将艾米莉悲剧根源的学术争鸣作为讲座切入点。造成艾米莉悲剧的根源到底是南方新旧秩序的斗争?还是艾米莉家族作为没落贵族的守旧心态?亦或是南方父权社会和清教妇道传统?石平萍教授这些争议不可二分,实乃一体两面,她提出以小说中的“物”为线索进行分析,从而全面还原艾米莉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石平萍教授重点聚焦于两个关键物件:其一,艾米莉的怀表,藏于腰带中,象征着不可视的时间,反映出艾米莉对家族过去的执着坚守;其二,艾米莉父亲的蜡画像,棺材架及前来吊唁的人群皆在其注视之下,凸显了父亲的权威地位,同时暗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规训与压迫。

最后,石平萍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分享了文学经典重读创新的路径与方法。她指出,应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深化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一是开展学术史梳理,促进中外学术对话;二是创新研究方法与理论;三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四是结合当代语境进行多元文化解读。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也为文学经典的创新性重读提供了有益的启发。石平萍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文学经典的价值,认为只要用心用脑,经典重读创新并非难以实现。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观点创新,深化了在场师生对《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大家对文学研究的兴趣。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