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办公室
    • 实验中心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办公室
    • > 实验中心
    •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科研活动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主页 >科研工作 >科研活动 >

科研活动

讲座回顾|人文化成与中国式现代化
发表于:2025-09-28 23:18    作者:

2025年6月12日下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教授,开展了一场题为“人文化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学术讲座。讲座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刘岩主持。

陈众议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西班牙语文学与文艺学研究,发表专著和文集二十余种,论文和书评两百余篇,间或涉足文学创作。目前正参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立法等相关工作。

座伊始,陈众议教授回溯了中国文科发展的制度性历史路径,并带来了振兴文科发展的政策性消息。他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始学科设置,以及文科一级教授申请机制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文科学科体系的建设进程与演变脉络,指出文科不仅关涉知识的积累与教育的延续,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承担着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重要责任。这一段回顾不仅展示了中国文科发展逐步规范化、系统化的历程,也为思考当下文科的时代定位与未来发展提供了结构性视角。

接着,陈众议从中华文明的思想起源出发,指出早在数千年前,《周易》便将自然与人文区分开来,连同阴阳、乾坤、道器等两分法,形成了最初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并对几千年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讲座还进一步延伸至“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在现代性转型与科技爆发式发展的今天,文科并非边缘学科,而是在塑造公共价值、协调社会变革、回应AI技术挑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陈众议指出,在AI等新技术重塑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当下,文科需要重新界定自身的位置:既要坚持人文核心理念,也要拓展跨学科边界,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强调“道”与“器”的辩证统一,即精神与工具、理念与方法之间的平衡,是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中不可忽视的思想支点。

围绕“人文化成”这一核心议题,陈众议系统阐释了人文学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主张扩大文科教育的覆盖面,让更多学生接受基础人文训练,以保留文化核心价值的连续性;同时也呼吁在文科教育中更注重跨文化思维的培养,使中国学生具备在全球语境中理解他者、阐释自身的能力。他指出,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不断,纵横几万里犹新,其中道器平衡理念和胸怀天下志向在以AI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尤显重要,也弥足珍贵。归根结底,AI只是一个器,一个像蒸汽机、电动机和互联网一样的人类之器,终究不能取代人类之道。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的跃升,更需要精神的自觉与文化的回归。

在问答环节。针对提出的“如何将道器统一的理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问题,陈众议回应道:这既是哲学命题,也是一种治理智慧。我们应在制度设计中贯注“道”的内涵,而在教育、科研、传播等环节,需着力构建兼具内在伦理价值与最先进“器”之融合的知识系统和实践体系。面对学生关于“文科生就业”与“专业价值实现”的疑问,陈众议也以极大的耐心回应,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城乡文化建设到数字人文的兴起,指出文科在推动社会协同发展与公共价值再生产中的潜在空间。

这场讲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既立足现实问题,又兼顾历史纵深,引发了在场师生对文科发展路径和人文精神本质的深入思考。它不仅是一堂学术课程,也是一堂立德树人的教育课程。陈众议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宽阔的人文学术视野,为我们深切阐释了何为“人文化成”,何为“以文化人”,更以切实的思考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科如何参与构建有温度、有精神、有未来的现代文明。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