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关键议题。2025年9月18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携手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众合云科,成功举办“中国企业出海与国际化人才发展”主题分享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邱江平老师、副院长贾陆依老师、党委副书记李慧敏老师与众合云科联合创始人张轶先生、人力资源副总裁林枚女士等嘉宾共同出席,聚焦国际化人才培育与职业发展新路径。

一、“启明星”导师聘任:点亮学子职业之路
活动伊始,现场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启明星计划职业发展导师”聘任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邱江平老师为众合云科联合创始人张轶先生、人力资源副总裁林枚女士颁发聘书,正式聘请他们担任学生职业发展导师。

(邱江平书记为张轶先生颁发聘书)

(邱江平书记为林枚女士颁发聘书)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此次聘任旨在借助企业专家的实战经验与行业洞察,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职业成长平台,帮助大家明确方向、提升竞争力,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人才支撑。
二、主题分享:洞察出海新趋势,解锁职业新可能
1、张轶先生:扬帆破浪——中国企业出海与人才新蓝图
众合云科联合创始人张轶先生从日本经济出海的历史经验切入,对比中日发展差异,指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与发展韧性。

他系统梳理了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阶段: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再到当前“多元化出海”新浪潮,并强调企业出海需兼顾市场机遇与文化差异、区域联动等挑战。
围绕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他提出“职业钻石模型”,指出外语人才应具备多语言与文化理解、跨文化沟通、工具应用、创新解决及全球视野等核心能力,并建议同学们探索“外语+合规”“外语+传播”等复合发展路径。
2、林枚女士:职海启航——AI时代的职业竞争力重塑
众合云科人力资源副总裁林枚女士聚焦AI带来的职场变革。她引用数据指出,AI替代与新增岗位并存,未来岗位缺口显著。面对考公考编激烈竞争,她鼓励同学们拓宽视野,关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赛道。

她提出职场能力三层模型:基础能力、核心竞争与能力升维,并强调大学生应遵循“六个优先”策略——实习、证书、奖学金、学生干部、体测、个人技能优先,从大一开始分段规划、持续积累,打造个人IP与就业竞争力。
三、互动答疑:直面困惑,指点迷津
在互动环节,贾陆依院长、李慧敏书记与众合云科领导共同解答学生疑问,现场思维碰撞不断。

- 企业是否“唯学历”?
林枚女士表示,企业更看重实践能力与价值输出,鼓励通过实习、项目经验“曲线救国”。张轶先生建议可通过运营自媒体等方式展现思维与表达能力。

- 英语能力如何衡量?
嘉宾强调,实战沟通与文书能力比证书更重要,流畅的表达和清晰的写作才是关键。
- 内向会影响求职吗?
张轶先生结合实例说明,内向并非劣势,专业能力、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更受企业关注。

参与学生表示,讲座内容紧扣前沿,为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方向,非常期待在实习实践中转化所学为竞争力。
四、携手向前:校企合作共育国际化未来
活动在融洽的合影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带来前沿行业洞察和实用职业指导,也进一步深化了外国语学院与众合云科的校企合作。双方将继续推进人才输送、企业参访、课程共建等举措,共同培养契合中国企业出海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本次讲座不仅是职业规划的指南针,更是成长路上的助推器。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每一位学子——以语言为舟,文化为帆,技能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自信启航,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