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办公室
    • 实验中心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办公室
    • > 实验中心
    • > 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本科生园地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主页 >学生事务 >本科生园地 >

本科生园地

青马先锋团·筑梦营2025年暑期实践分享讨论会
发表于:2025-09-16 13:21    作者:


前言

为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效,落实党对青年的培养与关怀,促进学员间交流互鉴,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青马先锋团·筑梦营”于2025年8月30日、31日在线成功举办暑期实践分享讨论会。会议由团委骨干陈叙亨主持,43位营员采取依次发言的方式,围绕各自暑期经历展开深入分享与讨论。

--------------------------------分割线-------------------------------------

本次分享会实践内容丰富多元,涵盖文化传承、基层服务、社会调研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外院学子开阔的视野、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下为部分学员的暑期实践分享。

一、追寻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的厚重与辉煌,不仅书写在典籍中,更镌刻在广袤大地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之上。学员们以脚步丈量神州,完成了一场场触及灵魂的对话。

探敦煌千年瑰宝

这个暑假,我把目的地选在了敦煌,而莫高窟无疑是这次旅程中最让我难忘的部分。我被庄严佛像与精美壁画深深震撼。尤其涅槃窟的卧佛与神情各异的弟子,直击心灵。见壁画遭涂鸦刮花,痛心文物脆弱。莫高窟,是看一眼少一眼的瑰宝;是只能用眼睛记录,多看一眼、再看一眼的不舍。这次出行也让我有了一点小感悟:莫高窟的意义,不只是看精美的文物,更在于它背后跨越千年的守护与传承。就像那些默默修复壁画的工作者,用耐心延续文明的温度。这也提醒我,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份坚守的力量,才能让有意义的事真正落地。—李卓然

观南京博物珍藏

这个假期我去了南京,前往了南京博物院,欣赏了很多来自不同朝代的文物。从远古时期到明清,文物的材质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精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认识到,课本里说的历史,从来不是遥远的年代和数字,而是一代代人真实的生活。这趟参观让我明白,走进博物馆不是看老物件,而是和过去的人对话,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共鸣,比任何知识都更让我觉得历史活了过来。——谢志芸

寻南昌红色印记

这个暑假我去了南昌旅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先来到了八一起义纪念馆,一座座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雕塑映入眼帘,那时候用的步枪,小手枪在纪念馆全都一一展示了出来,感觉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景就在眼前。再到八一广场上,八一起义纪念塔矗立在此,我看着江西师大的军乐团从八一纪念碑出发,吹奏着《当兵的人》《游击队歌》《打靶归来》,我想这一天的军乐一定响亮在南昌整座城市里。最后是容易忽略却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八一大桥,白天它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大桥,但是到了夜晚桥上会亮起红灯,不管从哪走过都能看到整个南昌闪烁红色的亮光。这次旅行我真正地感受到八一起义的历史深深烙印在南昌城中,让红色文化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鲜明标识。——黄碧婷

二、深耕基层实践,绽放志愿青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学员们牢记嘱托,深入基层一线,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人民的最前沿砥砺初心,展现了当代青年挺膺担当、服务人民的时代风采。

深耕社区见初心

这个假期,我最有意义的事是在党群服务中心实习。从前的我以为这里是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窗口,但当我真正为前来办事的居民解答政策、协调琐事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这个“中心”,中心的不是事务,而是“人”。我看到的,是基层工作者如何将党的惠民政策转化为一句句通俗的解释和一次次高效的办理。这让我感悟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耐心接听每一个电话、细心办理每一件小事之中。这份“初心”是我此行最宝贵的收获。——陈思廷


赛场服务展风采

这个暑假很荣幸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礼仪志愿者参加了自行车和门球项目的正赛颁奖。从六月底到九月初,这段时光中我收获到了两段最宝贵也是我此生难忘的回忆。首先是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我从开赛的仪式到最后一天的比赛,以局外人的视角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残特奥会的运动员们的身上虽有残缺,却以残缺之躯完成竞技角逐,他们精神上的力量是我们无可比拟的。同样,我的志愿者伙伴们一样值得我珍惜,先锋队从期末周开始的培训到赛场上的实践,即使学业繁重,考试迫在眉睫,即使皮肤被烈日晒伤分层,我们都不惧辛苦。即使厚重端庄的颁奖服下是我们细密的汗珠,在上场时我们也依旧能以最温暖诚挚的笑容进行服务,因为这是属于运动员的荣耀时刻!——管天凤

支教山乡传希望

暑假里,我跟着学院薜荔支教项目组,去了江西上堡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出发前满是期待,到了之后才真切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清晨的山间有薄雾,孩子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每天的日子很充实,我们带着孩子们读课文、学算术,也教他们画简笔画、唱简单的歌。一开始有些孩子害羞不敢发言,慢慢相处下来,他们会主动凑到身边问问题,课间还会拉着我们分享家里的小故事。这两周不长,却让我特别有感触。以前总觉得“支教”是个遥远的词,亲身经历后才明白,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陪伴与交流。而孩子们回馈的,是最纯粹的信任和笑容。——叶容妗

科普下乡播种子

这个假期,我有幸参与到暑期趣味三下乡活动中,在此旅程中收获满满。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和孩子们泡在趣味科普课里。带着他们做会转的小风扇、能滑行的木质吉普模型,看他们眼睛亮晶晶地喊“原来科学这么好玩!”。我教他们用草绳编小花篮,粗糙的草绳在小手间穿梭,变成一个个不太规整却满是心意的作品。还有石膏娃娃彩绘,白模在颜料涂抹下变成五彩“小世界”。有个孩子举着画好的娃娃说:“老师,我要把科学和传统都带回家”,这话让我顿悟,三下乡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把科学的种子、非遗的温度,种进孩子们心里,这种双向奔赴的成长,格外珍贵。——欧楚红


三、聚焦社会调研,探寻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学员们扎根实践沃土,用真心倾听人民呼声,深入社会开展实地研究。

安徽非遗调研行

在这个暑假,我参与了安徽宣城非遗的调研活动,作为初次参与调研的新手,这段高强度的实践让我快速成长,收获颇丰。在团队中我承担了多重任务:前期对接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为团队争取宝贵资源;调研期间,我作为主访谈人,面对面采访了非遗传承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人士和在地商户等各项非遗的不同对象。调研结束后产出视频,撰写报告与推文。连续几天,我们白天奔波于各个调研点,晚上开复盘会整理资料到深夜。在与团队成员的相处中,我体会到了不同专业间交流协作的力量,在认真落实任务的过程中,我极大地提高了能力,扩展了眼界,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有效沟通,更在倾听中读懂了文化传承的迫切与艰难,认识到青年肩负的责任。——唐佳欣

----------------------------------分割线-----------------------------------

“青马先锋团·筑梦营”暑期实践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学员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将专业所学与实践所用相结合,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理解,锤炼了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品格。

展望未来,筑梦营全体成员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脚踏实地,勇毅前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进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