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中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研会举办了新老学生交流会,分别邀请了口译专业的吴子硕同学、外国语言文学的温蓝玉同学和神经语言学的朱楚同学为大家分享研究生期间学习、科研及生活方面的经验,并与在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吴子硕——把握机会,享受过程
吴子硕首先分享了他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口译大赛并获特等奖的经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和项目,明确目标,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专注自我,享受过程。接着,吴子硕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不要瞻前顾后,而是要敢于面对,时刻迎接挑战,把握当下,抓住机会。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果断大胆的向学院老师寻求帮助,勇于去与之沟通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建议。最后他针对如何备考CATTI考试、进入公司实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等问题,向同学们做出了解答。

温蓝玉——转变角色,合理规划
温蓝玉给研一新生的建议是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读博、考公、考编还是其他工作,制定好个人的学业规划。可以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主动与导师保持沟通和商量。关于论文,她建议尽快完成research proposal,并与导师进行交流,论文可以围绕项目内容展开,既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有成果。同时研一同学还可以充分利用项目资助机会,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关于交换,建议多关注学校公文通,及时把握合适的交换项目并积极参与。最后提醒大家,要进行心态与角色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积极探索,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制定个人学习规划,与导师建立有效沟通。同时也要有效管理时间,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朱楚——学有所向,研途谐行
朱楚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神经语言学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情况,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确立目标: 毕业后是工作or读博。二是要平衡学术与生活,认真上课,多了解,多尝试。生活方面,可以加入一些感兴趣的社团,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在学术写作方面,要多读、多模仿、多写。同时要学会打破信息差,积极关注专业相关公众号、学术会议信息。面对要如何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问题,建议先要在大方向里确定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细化,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之后再去找导师商量,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交流会分享结束后,同学们都受益匪浅,与学长学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得到了真诚实用的回复。本次交流会的顺利进行,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研究生阶段的生涯规划并付诸实践,同时也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和引领。现场交流氛围浓厚,相信同学们将会更加坚定自己在读研道路上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