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风采
科研工作
招生入学
国际交流
教辅资源
学生事务
党的生活
深圳大学主页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校友会
  • 深圳大学主页
  •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 校友会
  • 自学考试
  •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系部简介
    • 现任领导
    • 行政机构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部
    • 法语专业
    • 西班牙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机构中心
    • 国际期刊
    • 科研活动
    • 杰出教研团队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联合培养项目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图书室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听说语言室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教务通知
    • 学工办
    • 团委学生会
    • 本科生园地
    • 研究生园地
    • 就业与实习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党的建设
    • 支部生活

导航

  • 学院概况
    • > 学院简介
    • > 系部简介
    • > 现任领导
    • > 行政机构
    • > 学院新闻
  • 教师风采
    • > 英语系
    • > 日语系
    • > 大学英语部
    • > 法语专业
    • > 西班牙语专业
    • > 德语专业
    • > 行政教辅
  • 科研工作
    • > 学术委员会
    • > 研究机构中心
    • > 国际期刊
    • > 科研活动
    • > 杰出教研团队
    • > 科研荟萃
  • 招生入学
    • > 本科生
    •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国际交流
    • > 联合培养项目
    • > 国际交流活动
  • 教辅资源
    • > 图书室
    • > 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 > 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
    • > 同声传译实验室
    • > 听说语言室
    • > 3D虚拟录播实验室
  • 学生事务
    • > 教务通知
    • > 学工办
    • > 团委学生会
    • > 本科生园地
    • > 研究生园地
    • > 就业与实习
    • > 表格下载
  • 党的生活
    • > 党的建设
    • > 支部生活

校友会

  • 校友会

校友会

  • 校友会
>主页 >校友会 >校友会 >

校友会

蔡勇弟:凭本事“屌丝”逆袭
发表于:2020-12-19 21:48    作者:外国语学院

               
人物介绍:蔡勇弟,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94级校友,其创办的深圳市易达通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为华南地区领先的国际货代和物流公司,业务影响力覆盖中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各国和欧美澳各国。
 
       受外国语学院校友会邀请,蔡勇弟专程回到深大接受采访。采访伊始,蔡勇弟说:“我们就随便聊聊,交流交流。有什么想了解的,都可以问。”语气亲和,说完咧开嘴哈哈大笑,没有一点架子。
 
 逆袭的感觉真爽
      1994年,蔡勇弟从老家汕头来到深圳大学。他有点纳闷:怎么外院院长何道宽教授对自己这么热情呢?事后他才明白何院长的激动不无道理,当年只有两个男生报了外语系,他是其中之一。然而就算男生稀少也无法改变蔡勇弟在外院“不吃香”的现实。
      在上大学之前,出身农村的蔡勇弟接触的是“哑巴英语”,选择考取外语也是因为成绩比文理科稍低,容易一些。蔡勇弟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开口说英语时,全班非常统一地哈哈大笑,他脸一红,为自己的潮州口音暗暗发窘。
      初来乍到的蔡勇弟人生地不熟,除了通过勤工助学,在校园里打篮球解闷以外,剩余的时间都呆在宿舍。一到周末,深圳本地的学生都回家了,从远处望蔡勇弟住的山茶斋,黑漆漆的楼房里,蔡勇弟房间的灯倔强地亮着。
      大三上学期,不甘寂寞的蔡勇弟花一千元买了一部14寸的康佳电视机,又掏了一百元买了根鱼骨天线接收信号。自此,每天早上7点半,蔡勇弟守着电视看香港电视台转播美国新闻,半小时以后去上课,晚上回来继续看英文电视剧。蔡勇弟也不挑拣,碰上什么英文节目看什么。做饭、探险、旅游节目、连续剧都爱看,在Yam can cook,Friends,Lonely Planet等节目的不断浸润里,这个因口语吃亏的男生惊喜地发现自己迎来了“屌丝”逆袭的一天。
      逆袭的那一天很平常,蔡勇弟在课上被点起来背诵一篇英语新闻报道。背完后蔡勇弟很罕见地没有听到笑声。下课后,同班女生对他说:“欸,蔡勇弟,你英语讲的很溜哦!”蔡勇弟脸一红,这次是害羞的。意识到自己英语拐点来了的蔡勇弟越来越敢和外教交流,话题也大多是他看过的国际新闻内容。“就感觉英语越学越好”。大四上学期,蔡勇弟拿到了大学里第一笔学业奖学金,尽管是三等奖,但却是他原本不擅长的领域对他的努力最大的肯定。

不如听从内心
      1998年,蔡勇弟从深大毕业,经师兄师姐介绍到一家国际海运公司工作。一开始,蔡勇弟接触的是营销职位,需要和不同类型的客户打交道。刚入职的那段时间,公司开内部会议,一轮到蔡勇弟发言,他就开始脸红、紧张,巴不得赶紧讲完坐下。尽管害羞,但蔡勇弟并不畏惧与人交流,他开始通过训练,慢慢改善自己不善言辞的特点。“一开始被人笑很正常,不要怕出错,说英语是这样,演讲也是这样。”在外企呆的这十年,蔡勇弟从一个初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成为独当一面的职场老手,也是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摸到了职场的“天花板”。
      蔡勇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辞职回家放空自己。
      蔡勇弟花了九个月去思考适合自己的下一步。一天,他偶然从报纸上读到深圳大学第一届管理学院MBA硕士班即将开办。对深大怀有感激之情的蔡勇弟被一股“深大情结”驱动着,决定重返深大校园读书。2008年1月份,准备了三个月的蔡勇弟去参加广州全国硕士研究生联考,凭借着英语优势,他顺利通过笔试,一鼓作气,也通过了面试。读书的事情定下来了,那么自己今后的事业走向呢?
      蔡勇弟没有停止反思自己,这次他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2008年3月17日,有了充分心理准备的蔡勇弟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他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船运代理公司。创立之初,公司只有三名员工,加上自己,另外两名分管客服和财务。彼时,蔡勇弟不断收到国际物流公司递来的offer,但是他打定主意,“要开公司就一心一意开好。”
      2008年9月,蔡勇弟迎来了自己繁忙的读书与工作生活。他把在MBA课程上学到的有关公司运营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的知识活学活用到自己的事业上,边读书边实践。慢慢地,凭借着良好的声誉和实力,公司开始走上了正轨。2012年,蔡勇弟拿到了管理学院MBA硕士学位,公司也在逐步扩大。

把本业做到极致
      和蔡勇弟同一辈的人里,也有不少同学朋友 从事物流行业。他们边做物流,边开餐厅、卖红酒,蔡勇弟没有打起副业的主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就想专注一行,把本业做到最好。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9年,物流行业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第十个产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物流行业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在深圳,物流行业是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据非官方统计,全市有四万多家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行业保持着高度竞争。
      蔡勇弟没有退缩,事实上,他对竞争的态度很乐观。“竞争对手会逼我们去想,去做的更好,去获得更多客户的支持。我们欢迎竞争。”喜欢公司良性竞争氛围的蔡勇弟会时不时邀请专业人士给员工培训。“我表面看着温和,其实内心很有战斗精神,是不是有点矛盾?”蔡勇弟问记者。其实不然,温和是蔡勇弟为人处世的方法,战斗精神是他内心对拼搏向上的渴望,两者协调自洽,成就了如今的蔡勇弟。
      机遇与挑战并存,蔡勇弟迎难而上,紧跟潮流。物流行业在中国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这意味着距今只有四十年的历史。相较于欧洲百年的物流史,国人对这个行业的研究还有很多发展空间。2018年9月份,蔡勇弟奔赴以色列拓宽业务的同时,参观学习了当地的物流行业运营模式,深感启发。2019年,他把目光锁定美国,打算开拓美国市场。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此举有点“狂妄”,但事实正好相反。从建立公司以来,蔡勇弟一直秉承着“稳健经营,积极推进”的创业之道,他甚至觉得自己“比较保守”。他不喜欢好大喜功,盲目扩招员工充门面,更不喜欢打无把握的仗。就像2008年金融海啸市场不景气,蔡勇弟依然坚决入市一样,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意眼光。蔡勇弟为公司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在华东华北地区主要的港口成立分公司,增加人手,扩大市场份额,然后进军海外。

脚踏实地,眼望星空
       人到中年,蔡勇弟一点不显油腻。微信朋友圈发的最多的是自己参加马拉松的动态。他不仅自己跑,也喜欢拉动身边的人跑。2018年4月,在第十八届磨房深圳百公里赛事中,他赞助深大MBA易达跑团完成比赛。队员们感概,一路上听到很多跑者念出背包标签:深大MBA易达跑团时,内心倍感自豪。蔡勇弟自嘲,“人到中年什么都不容易,除了容易长胖。”哪怕工作再忙再累,蔡勇弟一定会抽出时间跑跑步,放空自己。
      除了跑步,蔡勇弟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是阅读。参加工作以后,每个晚上他会抽出一个小时时间,阅读各式书籍。不论是管理类、历史类还是人物传记,中文英文他都喜欢读。美国哈佛教授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甚至影响了他生活的态度。读完“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后,他感概,漫漫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与其沉湎,不如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直到今天,蔡勇弟不断提醒自己:苦难面前,保持良好心态。
      尽管离开校园二十多年,蔡勇弟还有着回深大转转的习惯,见见恩师和老同学。与蔡勇弟同年代的人回忆起昔日的老师,总是心怀感恩。大三时,他遇见了刚任职的张吉良教授。年轻、随和又有耐心的张吉良教授让蔡勇弟体会到一股亲切感。张吉良教授也见证着蔡勇弟一路逆袭。大四毕业时,蔡勇弟的专八考试成绩为良好。他觉得这离不开张吉良教授的教导。
到现在,蔡勇弟依然感念学好英语对自己的莫大帮助。他觉得,尽管时代一直在变,外院学子依然要踏踏实实积累,保持英语优势,在这基础上,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去学习其他学科。“很多人觉得英语是‘万金油’专业,其实不然,有了英语基础,机会来临时就能突出我们外院的优势了。”
      蔡勇弟深信,不管是学什么专业,做什么事,都要实在些。正如蔡勇弟的微信头像一般,他的奔跑背影和梵高的油画《星月夜》融合在一起,仿佛在说:人可以脚踏实地,同时仰望星空。
 
 
 • end • 
文字 | 刘佳慧
阅读 174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 0755-26535461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文楼二层
邮编:518060

    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深圳大学汇文楼行政楼二层  联系电话:0755-26535461  邮编:518060